骨髓增殖性肿瘤 (MPN) 基因科研合作项目
2016 年的 WHO 修订中增加了分子指标在病种(类型)定义中的分量和诊断中的权重。目前,JAK2、MPL 和CALR 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(PV)、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(ET)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(PMF)的鉴别诊断有关,且携带有CALR 突变的 ET 和 PMF 患者与 JAK2V617F 突变患者相比,其平均年龄更低、栓塞风险更小、总生存期更长;CSF3R 作为新增基因,其突变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(CNL)有着高度特异性。随着分子研究的深入,ASXL1、RUNX1 等预后相关基因逐渐受到重视,多基因突变研究在三阴性 MPN 患者(JAK2/CALR/MPL 三个基因都是阴性)中尤为重要,ASXL1、EZH2、TET2、IDH1、IDH2、SRSF2、SF3B1 等基因突变被指南推荐用于 ET 和prePMF 的确诊和预后评估,为其生存差异的探索提供分子依据。因此,对患者开展系列基因检测对 MPN 的诊断、预后和个体化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。
-
基因列表
-
检测意义
对初诊患者进行预后分层和对疾病危重程度进行分类,鉴别更容易转化成白血病的患者。
-
适用人群
1. 骨髓增殖性肿瘤(MPN)初诊患者。
2. 复发难治患者接受检测后也可获益。
① 全套突变热点检测以排查病因。
② 制定更为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。
③ 监控亚克隆低频突变,作为治疗方案的决策支持依据,预防复发或疾病亚型转变。
④ 靶向药物相关及耐药位点检测。 -
样本要求
备注:如能采集骨髓,应尽量使用骨髓。
-
检测方法
探针捕获法建库,二代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。
-
服务流程